贺兰县:“零彩礼”引领婚俗新风,文明乡风润心田
“高彩礼会给孩子们增加很大的负担,只要他们过得好,彩礼根本没必要。我是嫁女儿,不是卖女儿。”这是贺兰县习岗镇桃林村村民周占银在女儿婚礼时常说的一句话。他和妻子任佰娥“零彩礼连嫁三女”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也成为贺兰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贺兰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治理高额彩礼的决策部署,以“破陈规、除陋习、树新风”为目标,通过制度引导、典型带动、政策激励等方式多措并举,推动婚俗改革不断深入,文明新风逐渐深入人心。
一、制度筑基,明确婚嫁“新标准”
我县制定印发《贺兰县2025年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不超过8.5万元,礼金不超过500元,酒席规模严格控制,用清晰的标准引导群众抵制高额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全县65个村实现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吸纳村“两委”成员、农村媒婆等598人,招募106名“公益红娘”,基层移风易俗工作力量不断壮大。
二、典型带动,树立嫁娶“新榜样”
在贺兰县,像周占银这样的家庭并非个例。洪广镇金沙村党支部书记汪学文在女儿出嫁时不仅不要彩礼,还陪嫁一辆15万元的车和5万元家电,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广荣村妇联执委谭雪勤成为“公益红娘”后,成功劝导多对新人结婚不要彩礼、少要彩礼。今年上半年,全县共认定“零彩礼”新人22对、“低彩礼”新人96对,平均彩礼金额降至6.69万元,同比下降12.4%。
三、政策激励,构建礼遇“新体系”
贺兰县创新推出“精神激励+物质奖励”双轮驱动模式,制定《贺兰县农村“零彩礼”“低彩礼”奖励办法(试行)》,对“零彩礼”家庭直接给予5000元现金奖励,“低彩礼”家庭给予3000元现金奖励,以真金白银倡树文明新风。在此基础上,更提供婚宴折扣、医疗保障、景区优惠、创业贷款等13项暖心礼遇。目前已为7户家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3万元,在社区工作者招聘中对9名符合条件的考生实施笔试加分,让文明家庭既有面子、又得实惠。
如今在贺兰县,新风新在婚嫁礼俗,乡风美在孝老爱亲,民风好在守望相助。“零彩礼”不再是新鲜事,文明婚俗逐渐成为新风尚。今年我县共选树“最美新娘”“公益红娘”等典型42人,其事迹在《新华社》《宁夏日报》《银川发布》等平台广泛刊载。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正在贺兰大地蔚然成风。
从周占银夫妇“零彩礼”嫁三女,到村书记汪学文带头示范;从谭雪勤这样的“公益红娘”走村入户,到一项项暖心礼遇政策落地见效——移风易俗在贺兰县已不再是口号,而是化作一个个动人故事,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邻里互助,文明新风如春雨般滋润着这片土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贺兰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