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优”绘就“生活美” 贺兰县党建引领聚合力
在贺兰县的各个小区,民生改善的图景正生动铺展:碧水云天小区8号楼前,76个充电口夜间亮起柔和的蓝光;东方水韵小区里,新增的健身器材成了邻里互动的新据点,万余株观赏植物让家园更添生机与雅致;而在新生资小区、一中家属楼和育才家园13号楼,困扰居民多年的化粪池堵塞问题也得到彻底解决……这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源于贺兰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直抵社区治理最前沿。今年以来,贺兰县通过精准赋能基层治理、高效转化服务动能、凝聚多元发展合力,破解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治理难题。
A、党建引领 精准赋能基层治理
“5号充电已开始。”近日,在贺兰县碧水云天小区8号楼前,居民盛宇轩将电动车插头接入智能充电桩,电子屏即刻亮起“充电中”的绿色提示。这便捷的一幕,与几个月前十几根“飞线”悬垂的杂乱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如今,5组智能充电桩、76个充电口的落地,让居民告别了“牵线下楼”的安全隐患。
同样的温暖,也在东方水韵小区悄然上演。居民李永霞曾提出“健身器材不足”的诉求,两周后,15组崭新的健身器材、17 张休闲座椅便安装到位,成为邻里相聚锻炼的热门去处;与此同时,10500株月季、侧柏等观赏植物的栽种,让小区蜕变为“四季有景”的生态花园。“社区把我们的需求放在了心上。”李永霞的感慨,道出了党建引领下民生服务“从呼声到回应”的高效与贴心。
居民的诉求,就是党建工作的“信号灯”。从碧水云天小区里整齐排列的充电桩为居民绿色出行“续航赋能”,到东方水韵小区新增的健身器材让邻里锻炼有了好去处,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改善,正是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精准发力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贺兰县以党建为核心引擎,推动基层治理精准化、服务化,例如富兴街街道创新推行的“一小区一档”精细化管理模式,为每个小区的“急难愁盼”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真正实现“民有所呼、党有所应”,让群众的获得感在点滴改善中愈发凸显。
B、党建聚力 高效转化服务动能
盛夏午后,暑气正盛,马家寨社区“睦邻”活动室内却凉意融融、笑语不断。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品茶闲谈,几位身着红色马甲的“微笑大妈”志愿者穿梭其间,有的亲手为老人围上围布修剪头发,有的细致地为老人测量血压,洗衣房里的洗衣机正转得欢快……这些温馨场景的背后,是党建聚力催生的民生温度,也彰显着基层党组织将组织活力高效转化为服务动能的生动实践。
“年纪大了,手脚不利索,被套窗帘泡了水根本拎不动。社区这爱心洗衣房真是解了我的大难题!”78岁的王奶奶望着运转的洗衣机,眼角笑意盈盈。针对老年人清洗大件衣物的“生活痛点”,社区专门设立无偿洗衣服务点,从接收衣物到分类清洗,再到晾晒叠好送上门,全链条服务让老人们在盛夏里过得清爽又舒心。
义剪区的“人气”丝毫不输。志愿者李秀萍一边用梳子梳理老人头发,一边柔声询问:“张大爷,天热剪短点凉快,您看这样行不?”剪刀轻快开合,细碎的头发簌簌落下,原本略显凌乱的发型变得整齐利落。老人们对着镜子左看右看,不住夸赞:“比理发店剪得还合心意!你们这手艺好,心更好,比空调吹着还暖心嘞!”
今年以来,贺兰县坚持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服务动力,通过“党组织靠前指挥+党员带头攻坚+群众广泛参与”的模式,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无论是针对特殊群体的“定制化”帮扶,还是破解民生难题的“靶向式”施策,让每一份关怀都精准抵达群众心坎里。
C、多元协同 合力破解治理难题
“多亏社区找了鑫和物业来帮忙,现在楼道里终于闻不到异味了!”7月20日,贺兰县富兴街街道一中家属楼小区居民李自珍看着鑫河物业的工作人员完成化粪池清掏作业,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社区治理不是“独角戏”,贺兰县通过凝聚党组织、物业、居民、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形成了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此前,富兴街街道朔方社区新生资小区、一中家属楼和育才家园13号楼因无物业管理,化粪池堵塞问题逐渐凸显,污水外溢不仅影响日常出行,还滋生异味困扰居民生活。
面对居民的急难愁盼,社区党组织主动担当作为,牵头协调物业、施工单位与居民代表共同商议,从施工方案的制定到具体流程的优化,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倾听居民意见、兼顾各方需求——既确保工程质量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又通过科学安排施工时间、减少施工噪音等细节,最大限度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经过两天的集中整治,三个小区的化粪池堵塞问题彻底解决,这场解民忧、暖民心的“及时雨”,赢得了居民们的一致点赞。
从“问题堆积”到“高效解决”,这场治理实践的背后,是贺兰县“多元共治”理念的实践。近年来,贺兰县以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导向,通过搭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平台,激活各方力量共同投身治理实践,让曾经困扰基层的“疑难杂症”逐步得到精准化解,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治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