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林巷社区的微实事“清单”
闲置场所变身聚邻议事厅;非机动车从“无处容身”到“居住安定”……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银川市西夏区北京西路街道育林巷社区焕发新生。
“地库充电有隐患,小区充电不安全,其他地方充电不方便。”家住育林巷社区红树林小区的张某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在协商议事会上提出这一问题。社区工作人员与辖区物业企业沟通,对接相关企业及时增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辖区4个小区外围停车场增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3个。
7月10日,看到一个个充电桩整齐排列,一辆辆新能源私家车和出租车、滴滴车有序停放充电的场景,张某说:“现在充电很方便,我们把电插上就可以回家吃饭、休息。”
协调增设充电桩解决困扰居民的难题,是育林巷社区让“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的一项。
“以前充电提心吊胆,现在既安全又方便,社区把好事办到了心坎上。”荣世星座小区居民薛某感慨道。原来,小区开发商配套建设的自行车棚狭小,难以容纳小区现有非机动车,大多数居民将车辆停放于小区空地和楼门前,电动车充电难、停车乱、不安全、雨天易受损成为居民的困扰。“旧车棚必须改建。”育林巷社区联合物业公司、业委会及居民代表召开协商会,敲定建设车棚、增设智能充电桩、安装监控与消防设施的方案,申请组织部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处新车棚建成,车棚两侧设置安全提示、失物招领处、便民工具角,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小事连着民生,育林巷社区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关键小事,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宁馨嘉园小区内一处年久失修、设施陈旧的休闲亭和走廊,曾一度成为闲置场所。“要是这里能变成大家交流的地方就好了。”居民随口的一句话,社区工作人员记在了心上。随后,社区主动申报项目,吸纳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最终闲置场所被打造成邻里互动交流的特色空间“连馨阁”亲邻文明实践长廊和聚邻议事厅。
居民马某说:“每天能和小区邻居在这里休息聊天,还能及时了解社区的政策,真不错。”建成后,育林巷社区已举办中华经典诵读、非遗手工制作等活动5场,吸引200余人次参与,成为传播正能量的“流动课堂”。(记者 杨秀丽)